●将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通过严格控制陶瓷城规模,着重抓好现有陶瓷企业的升级改造和陶瓷城的环境整治,促进产业向多元化、集约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切实转变城镇建设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模式,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在城镇建设中的应用,逐步完善城镇功能,不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召唤。
在清城区的经济版图中,源潭和石角是两大工业重镇。自2002年,源潭率先实施市里提出的“三化一园”发展战略,突出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两个重点,率先开发建设了建材陶瓷工业城,成为清远市最先开发的工业园区之一。
风雨十年路。如今的源潭陶瓷已从柔软的小苗长成参天大树。在今年2月18日举行的清城区重点项目签约动工剪彩仪式上,涉及源潭镇的共有34个项目,其中大部分是与陶瓷有关的工业项目。
目前,陶瓷工业园已引进落户的陶瓷企业23家,合同投资额136多亿元,已建成投产的陶瓷企业有10家,投产的陶瓷生产线82条,在建10条,产品主要以抛光砖为主,伴有卫浴、仿古砖等。随着陶瓷产业的飞速发展,其陶瓷产业链不断完善,先后引进陶瓷原料开采、加工企业、包装公司、物流运输公司等配套企业45家,一个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已逐渐形成。新中源、东鹏、蒙娜丽莎、马可波罗等国内知名品牌以及新明珠、道格拉斯等国际品牌同时落户到陶瓷工业园,这一格局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2010年陶瓷产值达57亿元,成为源潭镇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
2010年,源潭镇切实按照“名牌汇集、产品多元、产业集聚、生态文明、环保节能”的方针全力加快“绿色陶都”创建步伐。首先是抓好陶瓷工业城的规划设计。由国家和省建材联合会、陶瓷协会牵头组织专家组,聘请国家建材规划院,对陶瓷产业进行规划设计和论证,并荣获省“绿色陶都创建单位”称号。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面向“十二五”,源潭在做大做强陶瓷业的基础上,还将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源潭将按照“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打造品牌”的思路,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扩大现有企业生产规模,调优产品结构,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大力引导陶瓷、皮具、电子、铝材、印刷、纸业等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培育新的特色产业群,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为全面推进工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源潭科学修编整合工业园区,把金沙、高桥、峡山、建陶、东坑5个工业园区优化提升为金峡工业小区、陶瓷工业城、东坑工业园3个工业园区,其中东坑工业园已完成控规工作。大力开展园区空间和产业规划的修编,依托园区现有优势产业,完善产业链条,提升陶瓷、皮具、电子等产业集聚效应。完善项目准入制度,原则上不再引入陶瓷企业,不断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按照“投资大、税收高、带动力强”的选资条件,招商重点由陶瓷产业逐步向物流、服务等第三产业挺进,实现招商选资质量大提升。2010年,源潭重点引进高科技、高税收、高产值、大规模、少污染的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共引进15个项目,其中物流类项目2个,能源类项目1个,养殖类项目1个,铝材金属类项目5个,陶瓷类项目6个,合同投资总额29.1亿元,超亿元的项目有5个。
环保优先
积极创建“绿色陶都”
源潭企业众多,创建“绿色陶都”,首先要过的就是环保关。源潭一方面严格按照“园区在山中,厂区在林中”的规划布局和“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宗旨,积极引导企业使用洁净能源,污水处理厂一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采取先进技术,进行水循环系统改造,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处理后可循环再用,实现既环保、又节源,日处理污水3万吨。进一步加大对原料、燃料、产品加工场和工业垃圾的运输管理和生产管理,严防污染。
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源潭镇陶瓷技术创新中心”的作用,鼓励和扶持陶瓷企业在技术创新、节能降耗和降低成本上狠下功夫,放弃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向新的环保节能型的可持续发展转变。要求企业对原有的生产工艺进行大胆革新,实现降低能耗、集约化生产,以求得增长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大力推广和应用节能新技术,注重研究和开发应用新的高效节能、降污燃烧技术。
今年,源潭将着力致力创建“中国绿色陶都”,实现陶瓷产值70亿元以上。通过严格控制陶瓷城规模,着重抓好现有陶瓷企业的升级改造和陶瓷城的环境整治,在增资扩产上下功夫,促进产业向多元化、集约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做大做强做优陶瓷产业集群,力促“家美‘中国陶瓷博物馆清远分馆’”开馆使用。同时,深入推进清洁生产、清洁运输、清洁能源、节能降耗等工作的实施,强制企业完成除硫除尘装置安装,促进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切实加强清佛公路两旁的绿化美化,大力整治车辆超载、运输洒漏、非法开采等行为,从源头上减少粉尘污染,彻底改变道路环境。继续帮助企业大力实施“能效电厂”全国示范镇项目申报,在省“能效电厂”执行中心的指导下,继续动员企业实行单体项目申报,积极争取“能效电厂”专项节能资金。计划到2015年建成300条以上陶瓷生产线,实现工业产值71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9%,可创年税利20亿元,加快源潭工业现代化步伐。
点面结合
宜居城镇初见成效
源潭是工业重镇,外来务工人员非常多,为给大家创造一个好的居住环境,源潭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注重特色”的思路,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以中心镇建设为重点,实行“建管并重”,全面提升城镇品位。
努力提高规划水平。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基本原则,以建设宜居城镇和现代工业园区为指引,提高规划科学性和现代理念,继续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工业园区规划编制。
逐步完善城镇功能。强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一河两岸”建设,启动城镇道路黑底化、城镇景观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引进星级酒店和建设国际陶瓷建材交易中心,在新区建设一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源潭文化中心、源潭商会中心大楼和环境优美的源潭公园。加快完善污水处理及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切实转变城镇建设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模式,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在城镇建设中的应用,逐步完善城镇功能,不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切实抓好城镇管理。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和“三边”环境整治,加大城乡管理工作力度,大力整治城乡环境,加强集镇周边
2010年,源潭高起点完善城镇规划。做好了源潭湖、铁路物流货场、东坑工业园、国际皮具城和新马中心村、青龙中心村等的控规。并大力实施了城乡清洁工程,采取有力措施,集中整治城乡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共开展专项整治“六乱”大行动5次,整治“两违”建设行动10次,拆除违建面积10404平方米。继续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规范设置户外广告,流动摊档有序经营,聘请专业清洁公司对镇内“牛皮癣”及村级垃圾池和自然村的垃圾堆放点进行统一清理保洁。
2011年,源潭将努力抓好“国际陶瓷建材交易中心”、“一河两岸”、“逢源大桥”、“陶都路”和“绿色陶都”配套小区的控规和建设工作,把源潭大道规划建成陶瓷精品一条街(陶瓷批发及高质量配套生活小区),致力打造成源潭的标志性建筑。继续抓好集镇亮化、美化、绿化,加快集镇内主要道路黑底化、源新四路建设等市政工程,不断完善集镇路网、水网、电网,增强集镇综合承载能力。
心系民众
民生工程暖民心
文明创建力度不断加大。源潭镇加强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大力推进乡村标准篮球场、文化室、体育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建设,成功创建3个区级生态文明村和1个市级生态文明村,大龙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明村”荣誉称号,成功举办“文艺百村行”活动。
高度重视科教文卫发展。完善了源潭陶瓷技术信息网站建设,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已通过省的验收,全面铺开“科技一条街”建设。继续加大对教育教学设施的投入,精心组织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大力巩固“广东省教育强镇”成果。继续完善源潭医院和乡村卫生站的建设,大力提升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源潭共落实兑现各项抚救814万元,积极做好扶贫济困工作,在社会各界共筹得资金180万元;抓好合作医疗工作,今年共为4794人次病患者报销住院医药费1076.4万元,为6268人次病患者报销门诊医药费39.6万元。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资金1.5亿元,顺利完成高桥、大龙、洞尾、积余等13个村居会120多条自然村的生活用水管道铺设,主管道总长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投入资金1470多万元,完成连安、积余、洞尾村等18宗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改造新马、连塘等5个电排站;对金星、新马、大连、连安、连塘等
2011年,源潭将始终把改善民生摆上首要位置,优先加大民生工作投入,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注、最需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加大投入完善各种文化体育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和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活动,着实提高群众文化体育素养。着力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抓好城乡医疗保险工作。同时以镇综治中心为依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综治信访维稳网络,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镇街名片
源潭镇位于清远市东郊
源潭镇是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的一个窗口镇和中心镇,东与佛冈县接壤,南与广州花都区、从化市接壤,西与龙塘镇、清远市区接壤,北与飞来峡镇接壤,距清远市区仅
■数说发展
2010年,源潭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00.2亿元,增长47%;实现工业总产值296.5亿元,增长47.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3亿元,增长60%;实现农业总产值3.7亿元,增长9.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6亿元,增长30.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760万元,增长20%。完成工商税收收入10049万元,其中地方留成4935万元,同比增长30.02%;农村人均年纯收入6705元,同比增长11.5%。
■2011年源潭部分重点项目
1、清远市陶瓷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园区:由佛山市华盈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计划总投资12亿元,拟建成一个集陶瓷产品开发、展示、加工、销售、物流于一体的科技园区。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吸纳约50家相关企业进驻,可解决当地6000人就业。
2、东坑医药生物制造基地:由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位于源潭镇东坑,计划投资20亿元,拟建设成集医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该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型制药产业基地。
3、清远市绿色陶都配套小区:由广东君隆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开发,项目总投资3.8亿元,根据清远市总体规划、源潭镇总体规划的要求和工业发展的趋势,以全新的设计理念,为建材陶瓷工业城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生活配套设施。该项目建成后,不仅为外来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也将给当地带来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