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和民生福祉比翼齐飞
经济增长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和手段,增进民生福祉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归宿。清远市委、市政府领导告诉记者:“财富、GDP都是为百姓幸福服务的,清远将牢牢抓住发展的出发点,为百姓谋福利,为提高清远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打造和谐幸福清远努力。”
幸福并不空洞,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要有丰厚的物质基础,具体表现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衣食住行的舒适与便利,在更高层次上追求丰富充实的文化生活。
与一路飙升的“清远速度”比起来,清远对民生建设和投入的大手笔也毫不逊色。一系列可资证明的数据是“十一五”期间,清远共投入民生资金211.3亿元,其中2010年投入民生资金62.69亿元,增长21.4%。
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方面,近五年来新增就业人数30.4万人,转移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62.4万人次,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4.6万人。
在社会保障方面,落实城乡最低保障制度,农村年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以下的困难家庭全部纳入低保救济;4年来,市助学扶志基金发放助学金1.38亿元,受惠学生13万多人次。
在教育事业方面,五年来,清远新增普通高中学位2.41万个,新增中职(含技工)学位4.55万个。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3.08%,提前一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
在卫生事业方面,加大卫生事业投入,从2007年起连续五年,市财政共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卫生设施建设,2009年与2005年相比,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增长了31%,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增长了3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实现全覆盖,有效减轻农民负担。
在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方面,作为全省提出“双到”战略的发源地,清远共落实“双到”资金5.8亿元,成功探索出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互助金、劳务输出、移民搬迁五种扶贫模式,扶持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项目1000个、贫困户项目5万个,组织劳务输出1.44万人,16.2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76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方面,11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提前3年完成省下达的任务。
……
当然,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把发展的手段和目的有机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增长成果,最为重要的是要着力促进居民增收。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清远全市在岗职工年均工资31217元,比2005年增长70.4%,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86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69.1%和60%。
在“清远速度”的强力支撑下“幸福清远”变得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