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化”实现“三大定位”
2010年初,省委、省政府立足全省发展战略布局,重新明确了清远的发展定位,即“大广州的卫星城市、环珠三角高端产业成长新区、华南休闲宜居名城”。新的定位正逢其时,清远连续多年高速发展后,正进入新一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
一切似乎不谋而合,清远的主政者早已行动,主动“谋变”。早在2008年,清远市委书记陈家记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了发展战略。凝结着执政者智慧的“四个化”(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城镇特色化、管理人性化)战略思想的提出,为清远的发展指明了新的路径。事实证明,它符合省委、省政府对清远的要求,符合清远的实际。
陈家记说,在“十二五”时期,清远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四化”战略。
一个地方“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清远也不例外。清远的欠发达就“欠”在工业不发达。我们推进工业园区化,促进工业向园区发展,不能继续以往“处处点火,村村冒烟”的发展方式,所以我们要让工业进园区,最大限度地控制工业的污染,既要发展清远的经济,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态。
“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求大力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的资源规模生产。规模生产可采取一系列先进的生产技术,农业机械化才能够得到推广,农业的水利设施才能够完善。
在推动城市建设特色化方面,既不能够照搬照抄国外,又要彰显清远的个性。清远的人口分散地分布于粤北地区,走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不仅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会改善,基础设施的投入会更加节约,土地的利用率也会提高。
在管理人性化方面,要促进我们的财政资源向公共事业集中,并体现在社会管理和人性关怀这些方面。
同时,着力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为此,清远大力推进“三圈四带”经济发展格局。
南部经济圈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发展高端产业,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中部经济圈资源丰富重点打造好发展的软硬环境,承接好珠三角产业的梯度转移;北部“三连”经济圈以共建民族工业园为载体吸引投资,打造精品产业,同时承担好生态屏障的功能。“四带”中的北江沿岸经济带,结合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现有的产业优势,着力打造污染少、效益高、结构优为特色的生态工业发展带;清连高速经济带、京珠高速经济带、清佛公路经济带,要继续发挥经济带动交通优势,进一步营造好投资环境,集聚好工业产业,做大做强工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