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区域高速发展到各区域协调发展
在区域发展问题上,广东是全国的缩影,清远又是广东的缩影。
省委书记汪洋曾在去年1月举行的粤北现场会上说:“清远有南、中、北部,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之所以选择清远作为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试点市,就是希望清远实现从一个区域的高速发展到全市各区域协调发展的转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为山区闯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为全省创造新鲜经验。”
事实上,清远对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积极探索,将为乃至全国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一个突破口、一种新思路。为此清远综合考虑各个区域拥有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后,摒弃了各自为政的区域建设做法,打破行政区划和地域疆界的局限,提出了协调区域发展的“三圈四带”战略。
“三圈四带”包括南部经济圈(市区、高新区、清城区、佛冈县以及清新县南部、清西平原)、中部经济圈(英德、阳山和清新北部)和北部“三连”经济圈(连州、连山和连南)。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则优化提升南部区域,主动融入珠三角,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建设环珠三角高端产业成长新区;重点发展中部区域,全面推动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特色化,把中部地区建设成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合理开发北部区域,重点发展资源型工业、农林副产品加工业、无污染工业和山区旅游业。
“四带”就是北江沿岸经济带、清连高速经济带、京珠高速经济带、清佛公路经济带。其中,北江沿岸经济带,结合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现有的产业优势,着力打造污染少、效益高、结构优为特色的生态工业发展带。
“三圈四带”战略为清远协调区域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各板块之间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区域经济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良性互动格局,走出一条清远特色的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的新路子,“清远速度”全面协调发展的内核也释放出了能量。
几年来,南部地区用好机遇,发挥好优势,不仅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快,质量也大幅提升,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机械装备等先进制造业的比重显著提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迈出了坚实步伐。中部地区以华侨工业园、七拱工业园为依托,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成功引进了一大批优质项目,有效促进了人口和产业集聚。北部地区通过集中工业到民族工业园发展,既保护了生态环境,资源型工业、园区工业、民族生态旅游业等绿色经济也得到蓬勃发展。
通过“三圈四带”经济发展新布局,清远南中北部呈现出竞相发展、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近年来全市各县(市、区)都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其中清新的增速更是位于全省67个山区县之首。
去年年末由广东县域经济发展与研究促进会、省委党校省情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2010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其中在综合发展力十五强中,清远市的佛冈、英德、清新分别名列第7、第10和第11,排名有所上升,并继续稳居全省山区5市的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前三名。
南部地区在区域发展中表现优秀,北部地区一样不甘落后。以清远北部经济圈为例,去年连州市的GDP增速高达20.2%,连南县GDP高达20.2%,连最偏远的连山县的GDP也高达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