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我街创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平稳增长,据统计,全年全街农业总产值5.22亿元,同比增长5.2%;固定资产投资57.8亿元,同比增长7.3%;财政收入完成13157万元,同比增长6.8%。
2017年,我们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屡获殊荣。一是我街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二是我街荣获“清远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三是金湖社区、澜水市场荣获“清远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示范点”称号。
2017年,我们统筹发展,精准发力,成绩喜人。
一、狠抓征地拆迁,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北江五桥及引道项目工作已全面完成并通车,汕湛高速东城段项目征拆工作已基本完成。北江四桥及引道工程项目、职教一路项目、省职教基地二期项目征拆工作进入冲刺阶段。旅游大道、“三旧”改造等项目已基本完成征地,正有序推进拆迁工作。“华南声谷”项目进展加快,松苏岭公园项目开局良好。
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全力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省职教基地将有5所公办高职院校进驻,以申办第十六届省运会为契机拟打造的清远市奥林匹克中心也将建于省级职业教育示范基地内。积极推动旅游产业提高,牛鱼嘴玻璃吊桥正式开通,景区游客量从原来每月4000人次上升到现在的1.8万人次;黄腾峡、金鸡岩、白庙渔村、飞来寺古栈道、清逸园乡村生态苑等景点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积极推进房地产产业发展,保利天汇、碧桂园江与城、樵顺汇丰花园、敏捷东城水岸等大型楼盘销售火爆。
三、狠抓创文创卫,城乡人居面貌显著改善
(一)铁腕整治污染排放。一是强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工作落实,整治关闭黄金布砖厂、白庙船厂等一系列污染企业,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已关闭禁(限)养区养殖场119个,整改限(适)养区养殖场11个。二是扎实推进水污染治理,对辖区范围内养殖业、污水处理厂等16家企业和重点水源保护区进行了重点巡查整治。
(二)城市面貌得到改观。各村(社区)以创文创卫工作为契机,大力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劝导,促使城乡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面貌明显改观,市民素质明显提高,我街创文创卫迎国家、省、市、区考核均获得较好成绩,2017年第一次清远市创文考核评比,我街荣获全市第一名。我街投入6200万元对主次干道、内街背巷、黑臭水体、单体楼、闲置土地等88项工程进行综合整治。联合开展常态化的“六乱”专项整治活动,共出动执法队员2120多人次,车辆440车次,有效整治乱摆卖档口2500多档,清理乱拉挂2100多幅,劝导车辆有序停放30100车次,查处摊贩、商铺363间,暂扣处置工具及商品等93车;查处违法建设433宗44064㎡,其中,制止277宗19854㎡,拆除156宗24210㎡。
四、坚持务实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全力化解信访矛盾纠纷,2017年,我街共接访来访、咨询群众529人次,来信来访案件(包括重复访、劳资纠纷)240宗,其中劳资纠纷案件57宗,市、区交办、专班案件103宗,“四长”接访案件8宗,其他来访72宗。目前已办结197宗,签订息访书19份,正在调处43宗,结案率为82%。二是扎实推进社会综合治理,扎实推进“中心+网格化+信息化+部门化”工作体系建设,强化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和视频监控建设,积极开展以“平安细胞”建设为重点的平安创建活动和学校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行动。强化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加大对吸毒人员管控,净化社会环境;努力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管理工作水平。三是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与各村(社区)、职能部门和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大力开展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检查整治,深入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治行动。检查辖区各生产经营单位、企业、幼儿园、“三小”场所共284家,发现隐患242处,其中现场整改151处,发出整改通知书91份,复查通知书91份,整改率达100%。同时,发出《防火安全抽查记录表》105份,全年度无出现相关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社会民生事业成果丰硕
一是继续加强计生服务,加大力度宣传计生政策,特别是加大对“全面二孩”政策的宣传力度,继续加强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等服务工作,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二是落实民政各项优抚服务,我街共支出五保供养资金163.1万元,发放低保金231.5万元、优抚资金174.7万元、长寿保健金107.27万元,救济困难群众212人次,发放救济款151.8万元。三是扎实推进社保服务,落实专人对辖区农村劳动力进行登记并建立台账,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输出和各种促进就业工作。受理劳资纠纷案件57件,涉及人员479人,为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共计1200万元。全力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其中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3279人,合作医疗参保人数41347人。四是全力加强政府服务,坚持“以人为本 服务社群”的宗旨,投入30多万元进行软硬件建设,累计接受群众业务咨询7292人次,受理各类办件9105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五是积极完善社区服务,以社区为基点,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全年共开展活动392场,共服务居民达61564人次。六是切实保障民生事业,投入2500万元建设莲塘小学、长埔小学,新教学楼预计新增2520学位;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选址,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建成后将提供约340个床位。七是全力推进“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全街350户594人的贫困户收入全部超过贫困线标准;认真开展土地颁证确权工作,应土地经营权确权的村小组114个,目前已完成93个,完成率82%;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街的石板红旗、新星杨巢围、新桥下西村小组通过了第二批美丽乡村(整洁村)的验收;高质量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受到市、区主管部门高度肯定。八是全面推行文体建设,举办了东城街道“创文杯”青少年五人制足球争霸赛,各村(社区)举行了迎春篮球赛、拔河、舞蹈等活动和“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此外,妇联以村(社区)“妇女之家”和“社区家长学校”为依托,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亲子活动。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建各项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等多种宣传方式,着力营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浓厚氛围。在辖区主干道、大型户外广告牌、街办和各村、社区办公楼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展示相关宣传内容。二是深入开展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全年共走访群众12341户24291人次,建立民情台账48套,收集到热点难点问题六大类54件,其中43件已提交街办联席会议并得到解决。三是进一步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继续加强“阳光嘉园”党群服务平台,打造中金城投控股有限公司党支部党建工作品牌。四是深入推进“正风”行动,加强作风建设。共进行了明查暗访14次,提醒谈话16次,通报批评10人。五是落实党内关怀机制。共投入68.5万元到基层党建工作中,走访慰问困难党员220人次。六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党员深入征地拆迁、创文创卫及信访维稳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此外,双拥、武装、统计、外事侨务、工会、妇联、团委、关工委等工作也取得良好成效。
2017年,我街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维稳工作压力较大;二是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党建工作在统领发展、指导发展、推动发展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城市管理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创文需要整改的问题还比较多;四是规模工业经济和支柱产业还比较薄弱,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动力仍不足。由于经济转型压力加大、征地拆迁任务繁重、社会治理责任重大,东城今年的工作任务依然繁重。
为此,2018年,我街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经济发展工作,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和发展定位,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招商引资水平,继续引进和培育一批精品楼盘和中高档住宅小区,整合优化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景区旅游文化品牌,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符合东城实际的支柱产业体系。
二、突出抓好重点项目落实,加快城市发展步伐。重点抓好省职教基地二期五所院校的清场交地工作,力争6月底前5所院校全部交地,全力抓好“三旧”改造、松苏岭公园项目、北江四桥及引道工程项目、职教一路项目的征拆工作,促进“华南声谷”项目早日动工。
三、突出巩固创文创卫成果,优化城乡发展环境。切实巩固深化创文创卫成果,认真落实上级“市场导向、精细管理”的要求,落实城市网格化管理和“门前三包”工作机制;做好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工作;落实河长制工作,保持辖区水资源不受污染;完善群众休闲活动场所;充分发挥村、社区的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让群众自觉参与城市管理。
四、突出提升社会管理水平,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教育、三农、医疗等民生事业,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扎实推进法治东城建设,全力抓好信访维稳工作。同时,深入推进“三个重心下移”、农村生产经营创新、“三个平台”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五、突出抓好党的建设,提高政府执政水平。一是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两学一做”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为建设幸福美丽新东城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二是深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三级联创”工作,继续加强党员和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加大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力度,打造一支坚强的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