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广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镇经济社会保持了稳定和谐有序发展。
2017年,全镇经济形势呈平稳回升态势。预计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8.3亿元,同比增长5.8%,实现工业总产值92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0亿,同比增长6%,实现农业总产值6.3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率25.6%,与去年持平。新引进由广东熙霖节能环保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环保项目,占地面积约60亩(拟选址于原携康项目用地),计划总投资约2亿元,建成投产后年产值约3.4亿元,年税收约1500万元。
一、发展基础有力夯实
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有序推进源潭物流园起步区建设工作,清远·中国南部物流枢纽项目累计投入约0.9亿元,232.4亩项目用地已获国土批文,其中203亩于2017年7月取得不动产权证;项目于2017年8月实质动工建设,计划于2017年12月底完成总承包的招标工作。
产业转型进展顺利。积极协助辖区内陶瓷企业转型升级与技术改造,推动5家陶瓷企业52条生产线签订改造合同,累计完成14条生产线改造。同时,积极配合区政府起草陶瓷企业转型升级方案,拟对新中源、欧雅、隽亿、圣利达、蓝谷等5家陶瓷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重点项目取得成效。截至2017年9月底,我镇重点项目投资已达到1.7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1%。其中雄星新材料项目完成投资0.66亿元,现已累计有5条生产线投产;大北农项目完成投资0.6亿元,预计2017年12月试投产;卡诺亚项目完成投资0.45亿元,预计2018年上半年试投产。佛清从高速项目、北江引水工程征地拆迁工作推进顺利。
二、城乡面貌大为改观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清城区Y004线高桥至洲心段公路和S253线改建工程的工作已全部完成。新马桃君坑桥改造工程已完成施工,C190台前大江埔至长埔段公路箱涵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已完成,现正在加紧施工,计划11月底前完工。继续实施亮化工程,在大垯、新马、大连、源潭社区等村(社区)新安装的177支路灯已投入使用,基本满足村民夜间出行的照明需求并改善路段周边的治安环境。
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发动全镇力量,投入大量资源,全力配合全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通过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劝导、新设置1350个垃圾桶、壮大环卫队伍、加强日常保洁等手段,明显改善全镇卫生状况。同时,狠抓环境治理,积极开展墟镇内环境卫生的专项行动3次,清理垃圾死角295处、垃圾58吨,疏通污水道450米。
城市管理成效显著。以创文为抓手,根据本镇实际情况,重新划定小汽车停车位1700多个、摩托车位4500多个,同时通过志愿者文明劝导、城综执法部门强势整治、联合交警部门严厉查处“三管齐下”,派发商户整改通知1000多份,清理违规广告牌近100块、牛皮癣2000多平方米。查处各类交通违章行为350起,查扣车辆1460台、处理僵尸车近10辆,有效地规范车辆的停放,减少交通违章行为。
三、社会民生不断改善
扎实开展惠农工作。积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协助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成12间家庭农场和2个种养技术推广基地。全面铺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收集并录入资料16555份,完成对18个村(居)委会401个村小组的外业确权到户工作。4个村委会121个村小组已进行第一次审核公示,其中3个村小组经过2次公示后已进行颁证。
加大帮扶救助力度。今年以来,共为优抚对象发放各项补助320多万元,发放低保金460多万元、特困补助资金390多万元、残疾人补贴290多万元、困难患者补助医疗救助金 85万元、孤儿和困境儿童生活补助金60多万元,发放老人长寿金160多万元。抓好2017年204户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其中已动工195间,已竣工158间,竣工率77%,预计今年11月底全部完成建设。帮助5名贫困母亲建设安居房,现已全部封顶,预计2017年底前入住。
深入开展精准扶贫。一是开展春节前访贫送温暖慰问活动,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送至全镇贫困户;二是完善贫困户 “一户一档”资料,完成我镇972户贫困户和5346个扶贫项目的信息录入,同时核实新增77户相对贫困户,对102户已死亡或退保的终止帮扶;三是切实落实贫困户的教育资助、危房改造、资金扶助和医疗保险等基本保障。
改善农村水利设施。一是加快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工作,其中大连村、洞尾村已完成装表入户,台前社区、金星村、连安村正在装表入户,迎咀村、黄溪村正在施工,其余村(社区)正在办理工程公开招投标手续,预计11月底完成,计划12月中旬全面动工;二是基本完成迎咀河治理工程,加紧推进高桥水系连通工程;三是基本完成大连围达标加固工程,有序推进连安围达标加固工程;四是建立健全全镇“河长制”管理机构,全面落实河道管护责任制。
丰富基层群众生活。今年以来,合计送电影下乡192场。同时举办创文文艺晚会暨万人签名活动、“篮协杯”男子篮球赛、文体志愿服务下乡慰问活动、学雷锋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文艺百村行等一系列群众性活动,让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更加充实。
四、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大力开展依法行政。加强法律服务工作,切实做好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高标准建设人大代表联络室,于2017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认真开展“三八”维权周法律宣传、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等活动。切实抓好省法治镇创建和15个民主法治村(社区)的创建工作。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对重点信访案件实施领导包案。今年以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63宗137人次,目前办结21宗,42宗正在办理中。协调处理好劳动纠纷95宗,办结88宗,7宗正在办理中。重点抓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切实做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和社区纠正等工作。今年以来,全镇没有发生进京非正常上访案件。
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积极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切实提升群众社会保障。今年以来,全镇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下,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镇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项目已完成钻探、设计工作,市规划局已出设计要点,现正在有序推进中。
安全生产警钟长鸣。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落实生产安全“一岗双责”机制,大力排查治理各种安全风险隐患,狠抓安全生产指标防控工作。加强食品药品、道路交通、公共卫生、消防安全等日常监管,全力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今年以来,我镇无发生没有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五、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环境保护深入开展。深化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对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开展巡查36次,查处和取缔违法作坊3间。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大力开展饮用水源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行动。认真处理环境类信访问题,共受理60宗,办结60宗。做好地籍调查工作,已完成389个村小组外业核查工作,完成76%。常态化开展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工作,共发现违法违规用地115宗,发出《责令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115份。
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大燕河两岸禁(限)养区范围内进行清拆,关停禁养区限养区内15间禽畜养殖场,清拆6间违规养殖场。深入开展治超治污工作,查处洒漏车辆21辆,整治严重污染路面企业6间次。抓好治污源头管理,实行24小时分班次严密监控,联合有关部门查处矿山偷挖25宗,查扣有关车辆40台。对镇内正常运营的13间陶瓷企业开展环境专项检查行动,重点抓好清远绿由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污染问题,发出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废气排放量减少90%。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2016年的4条示范村、11条整洁村的创建工作;申报2017年条美丽乡村24条,其中6条已动工建设。继续加大林业执法力度,打击乱砍滥伐行为。做好新马峡山地段共4公里的防火隔离带建设,深入开展林业专项严打活动。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全镇全年没有发生山火。
六、党的建设更加深入
全面完成基层党组织换届。一是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共选出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67人,村(居)委会干部122人,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和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率100%;二是做好村小组换届选举。完成312个村小组党组织的选举工作,选出20个村务监督委员会60名委员。三是做好机关事业单位换届选举。完成13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换届,选出党支部书记13人,副书记及支委委员共34人。四是有序推进“两新”党组织换届选举。完成15个“两新”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选出党支部书记17人,副书记及支委委员共28人。
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通过制定并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方案、到镇挂职锻炼方案以及村(社区)党组织后备干部选拔方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储备人才;二是规范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在村级党支部悬挂党旗、入党誓词等标识,上墙“三会一课”等工作制度,公开党费收缴、发展党员等党务工作;三是做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由镇委书记挂点联系,采取多种措施,深入开展整顿工作;四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把“两学一做”作为“三会一课”基本内容固定下来,把学习教育同完成本部门重点工作相结合,推动学习教育取得新成效。
狠抓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一是积极开展廉政谈话,构建抓早抓小工作机制。综合运用谈话提醒、诫勉谈话、责任制约谈、通报批评、书面检查、监察建议书、组织处理等方式处理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轻微违纪问题, 切实把抓早抓小、动辄则容、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二是推动换届纪律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通过开展换届纪律教育,发放严肃换届纪律宣传资料,发送“换届风气监督”手机短信,组织集中学习观看换届风气警示教育片等措施,确保换届换届风清气正。三是完善勤廉监督室建设,建设农村基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对勤廉监督室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落实不到位、存在失职等行为的,要按照有关规定扣除相应分值,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今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经济发展方式总体粗放;财税收入渠道仍然狭窄,诉讼案件接踵而至,财政压力巨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协调各方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压力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形势依然严峻。
2018年工作安排
预计201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0.6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工业总产值94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2亿,同比增长2.2%,实现农业总产值6.6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与去年持平;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率25.6%,与去年持平。社会保障、资源环境保护、污染物减排、人口计生及安全生产完成上级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区下达指标任务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动产业转型,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加快产业平台建设。一是提升投资“软”环境。进一步加强镇领导班子联系企业工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多层次引进人才,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积极协调上级部门,争取更多的企业优惠政策;二是加强投资“硬”环境。以源潭污水处理厂和广东省天然气管网为中心,完善园区给排水设施、天然气管网和环保管网建设,加快在金峡工业园、东坑工业园和建材陶瓷工业城规划建设生活配套区,全面提升园区发展承载力和吸引力。
大力推进重点项目。扎实开展驻点联系企业工作,认真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各种用地、用工等问题,促进在产企业增资扩产、在建企业投产达效、筹建企业动工建设。积极推进佛清从高速公路、广州北江引水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和民事处理工作。全力推动卡诺亚家居项目试产,雄星新材料、实创涂料等项目上规。全力支持长隆项目建设,力促森林大道等路网加快建设,启动广连高速征地拆迁工作。
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制定适宜的招商门槛及淘汰机制,促进陶瓷企业不断加快“三减少一提高”( 燃料消耗减少、单位耗电减少、用工减少和废渣利用率提高)步伐,依托高新技术积极推进传统粗放型建材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至2019年底计划推进辖区内15家陶瓷企业累计完成91条生产线的“煤改气”工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引进新型产业与陶瓷经济形成有机融合、互补,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和产业形象,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统一。
二、大力加快城乡建设,提升文明宜居水平
加强宜居城镇建设。加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改善宜居宜业环境,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
提高城镇管理水平。逐步实现城镇管理网格化,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城镇管理扁平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进一步强化各相关单位、沿街门店、市场、城中村的包干责任。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切实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黑臭水体、路障杂物、乱搭乱建、禽畜养殖污染等突出问题。加大宣传导向和教育力度,提高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引导自然村做好村中绿化规划,广泛发动社会资源力量参与,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加快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和水系连通建设工作,切实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深入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建设,确保按时完成计划任务。
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围绕“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转变,贫困户向宽裕户、小康户转变”的目标,根据我镇实际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落实精准帮扶措施,压实各级帮扶责任,确保到2018年全镇100%的相对贫困户实现脱贫、相对贫困村出列。
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加大教学设施建设,做好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工程,提高中心镇区学位供给。分批向上级交通部门申请改造交通主道上的危桥,切实改善群众出行条件。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文体设施,继续开展好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
继续实施“十件民生实事”。紧紧围绕保障与改善民生,集中有限的资源切实办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实事项目。继续跟踪落实2017年镇“十件民生实事”,及时收集和听取各方意见,制定并落实2018年镇“十件民生实事”。
四、坚持两个治理结合,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规范全镇各村(社区)公共服务站场所建设,拓宽基层服务事项,创新农村生产生活服务方式和手段。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等项目,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深入建设平安源潭。深入推进依法治镇,全面推进法治源潭建设,认真开展“七五”普法。扎实创建平安源潭,强化社会稳定和基层法制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群众上访问题,深入排查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大力化解信访积案。继续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强化公共安全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机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大力排查治理各种安全风险隐患,切实加强食品药品、道路交通、公共卫生、消防安全等日常监管,全力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全面加强环境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加强环境监测、监察能力标准化建设,强化环保日常巡查和执法检查。充分发挥镇环委会统筹协调作用,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环保工作的督查问责。
强化环境污染治理。继续大力整治工业污染和工地、道路扬尘、农业面源等污染源,深入开展禁养区限养区整治。大力淘汰禁燃区高污染燃料锅炉,推动燃气锅炉应用。确保空气质量全面稳定达标并持续向好,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集中开展“创模”攻坚,全力配合冲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继续深入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加强植树造林,抓好村庄绿化美化工作。积极开展市、区、镇三级集中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保护好北江水流域水质,逐步提升大燕河水质。抓好森林防火和地质灾害防治,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基础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用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新时代指导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基层治理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服务有处可寻;坚持以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党员双报到”制度,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强化“一岗双责”,严格责任考核,严肃责任追究。进一步规范公开的内容和程序,创新公开的载体和形式,不断完善党务、政务公开的体制和机制,把完善公开制度作为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民主管理的重要工作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