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切实保障校园食品安全,从源头把控食材质量。近日,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校园食品配送企业开展专项检查行动,通过“调研摸底+重点监管+长效治理”三步走策略,对辖区内校园食品配送企业进行全面“体检”,压实校园食堂配送企业主体责任,织密校园食品安全防护网。
一、摸清底数,筑牢食品安全基础防线
专项行动开展前,清城区市场监管局主动对接区教育局,对辖区内的区属、市直学校进行摸底调研,全面收集学校饭堂膳食采购相关信息,精准掌握企业服务的学校、幼儿园具体名单,细致梳理配送食品的类别,重点掌握食用农产品、米面粮油、预制菜等高风险品类供应链信息。通过前期调研数据,建立起完备的《清城区学校食堂供应商名单》,为后续监管工作的高效开展夯实基础。
二、严查严管,实现全链条闭环监管
此次检查严格依照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全面覆盖清城区校园食品配送企业。针对前期摸底的重点食品配送企业,监管人员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全覆盖检查。一是在食品来源审查上,执法人员紧追食材采购源头,要求企业提供每一批次食材供应商的详细信息,确保供应商资质齐全。针对进货查验记录,仔细核对每一笔食材的进货时间、数量、产地等关键信息,确保记录准确无误,能精准追溯食材来源。二是严格把关索证索票环节,认真比对检验报告、合格证,杜绝“三无”食材进入配送渠道。在食品贮存方面,现场检查仓库的温度、湿度调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查看防虫、防鼠设施是否完善,确保食材在适宜环境下储存。三是在食用农产品快检方面,执法人员重点检查AB级配送企业是否配备专业快检设备和人员,查看快检实验室的环境,农产品快检记录等,严防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流入校园。运输配送环节,检查车辆卫生状况、食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是否符合要求,保障食品在途质量不受影响。通过全流程、多环节的严格把控,全方位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三、标本兼治,构建长效监管机制
检查发现,部分企业索证索票管理混乱,存在缺失、过期现象;部分台账记录不规范,存在漏记、错记情况;还有的企业仓库不合格产品未放至专门区域,食品存放存在交叉污染风险等问题。针对检查问题,监管人员限期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打出“整改+提升”组合拳。一是立整立改,明确整改要求。责令企业立即清查索证索票,补齐缺失证件,建立规范的索证索票管理制度;重新梳理相关台账,安排专人负责记录与审核,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二是提高风险分级等级,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将重点企业纳入年度抽检计划并委托第三方开展不定期的快筛快检。三是组织约谈培训,以培训促自律,以约谈促规范。压紧压实食品配送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依法经营,规范操作,加强管理,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四是推动建立“学校-企业-单位”信息互通平台,横向连接市场监管局食品餐饮股,共享食品配送企业名单和具体问题,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同时纵向贯通教育部门、学校,鼓励学校从经营相对规范,管理相对较好或已评级的食品配送企业采购,推动校园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
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后续将持续完善“日常巡查+专项检查+联合检查”三位一体管理模式,通过“双随机”检查,不定期开展“回头看”等措施,保持对配送企业的监管高压态势,不断提升校园食品配送企业的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为校园食品安全提供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