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加,
蚊虫活动也进入了高峰期。
蚊虫的高频活动,不仅会叮咬人们,
导致部分人皮肤红肿,还有可能传播疾病,
如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疟疾等。
想要远离以上疾病,
我们应该学会如何科学、有效防蚊灭蚊。
清除积水
近期降雨多,易形成积水。各种犄角旮旯的积水,哪怕是一个小孔或瓶盖,都可能成为蚊子产卵的地方。
想要有效、科学地防蚊灭蚊,关键的一步就在清理积水!
室内
植物换水: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洗瓶(每星期至少1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电器积水:及时清理空调、饮水机托盘等积水。
阳台容器:注意清理阳台或窗台等露天场地的积水容器;用过的容器,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或倒置于防雨场所。
室外
封:封盖好水缸、水箱等容水器皿。
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等。
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等。
排:排清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包括房屋前后、花园/阳台/天台、水池/水养植物、竹筒/树洞/轮胎、建筑工地和绿化带等积水。
清:各种闲置盆罐、饮料罐、食品盒、玻璃瓶等废弃容器,及时清除或倒扣放置。
物理防叮咬
物理隔离
装
安装纱门、纱窗,蚊帐。在纱窗上喷洒杀虫剂效果更佳。
外出防护
隔
外出时建议穿浅色长袖长裤,减少皮肤裸露。婴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以物理防蚊为主,包括穿着宽松的防蚊衣裤,婴儿车上可以使用纱巾或小蚊帐。
驱
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可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成分的驱蚊产品。
避
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上午7-9点和下午4-6点)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如何灭杀蚊虫
室内灭蚊以电蚊拍、灭蚊灯等为主,可辅以电蚊香等。
对于无法清除的积水,可以使用市场正规销售的卫生杀虫剂进行处理,减少蚊虫孳生。
蚊虫密度较高时,或本地有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时,要购买正规的卫生杀虫剂产品对蚊虫进行控制,降低蚊虫密度,预防蚊媒传染病。
外出旅游
✔ 出门前“三准备”
了解当地登革热疫情。
准备含避蚊胺、避蚊酯成分的驱蚊剂。
✔ 旅程中“三注意”
注意防蚊叮咬。身体裸露部位涂驱蚊剂,并及时按说明补涂。蚊虫出没频繁时,避免在树阴、草丛、凉亭等地逗留。尽量待在有纱窗纱门的环境中,睡眠时使用蚊帐蚊香。
注意防蚊孳生。清理居住地室内外积水,避免孳生蚊虫。
注意及时就医。如出现发热等症状,请立即就医。
✔ 归国后“三留意”
入境时留意,若出现发热立即向海关申报。
归国后14天内留意,若出现发热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并告知旅游史,避免延误病情导致重症。
留意清除居家积水和蚊虫,保护家人健康。
被叮咬后的处理
如果被蚊虫叮咬,不要反复抓挠,以免引起局部感染或过敏性皮炎。一般10~15分钟后,痒感会明显消退。如果奇痒难忍,可用肥皂水或盐水清洗止痒。若红肿扩散、渗液不止,应及时就医。
近期蚊虫活跃,
我们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有效防蚊灭蚊。
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
健康的生活方式,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蚊虫叮咬的风险。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
享受一个无蚊困扰的夏天!
来源:健教部综合整理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东莞阳光网(部分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