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区经济总体形势较为稳定,但增速同比稍有回落。初步核算,全区首季度实现生产总值31.67亿元(区辖部分),同比增长28.5%,增幅回落2.3个百分点,但总量和增速在全市八个县市区中仍然保持首位。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88亿元、21.02亿元和7.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47.2%和9.3%。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9.1:66.4:24.5。工业仍是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对全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79.8%,拉动全区生产总值增长22.8个百分点。
一、全区经济具体运行状况
1、农业生产维持稳定
一季度全区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4.24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农业产值1.07亿元,同比增长5.3%;林业产值1341万元,同比增长2.8%;牧业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5.1%;渔业产值5418万元,同比增长5.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86万元,同比增长3.9%。
2、工业增速放缓,企业经营效益下滑
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188家,同比增加67家,完成产值101.76亿元,同比增长72.9%,增幅回落14.8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24.56亿元,同比增长53.8%,增幅回落17.3百分点。工业运行状况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缺少新增企业。一季度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仍然是188家,没有1家新增企业。二是重工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首季我区完成重工业产值90.2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8.7%,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工业的重工业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三是企业运行效益较差。全区1—2月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利润总额2302万元,同比减少977万元,下降31.1%。亏损企业100家,亏损面达到53.2%,同比上升6.9个百分点。
3、投资保持适度增长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土地、环保等因素制约,我区今年投资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一季度,全区共有在建投资项目145个,同比增加6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53个,同比增加38个,在建项目虽多,但规模较小,还没有一个计划总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13亿元(包括省、市直投资),同比增长25.4%,增幅回落7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仍是我区的投资重点,分别完成13.30亿元和9.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和50.0%,房屋销售大幅下滑,首季度房屋销售面积6.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2.8%。
4、消费较为平衡,缺乏增长亮点
全区首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6.4%,同比上涨6.4个百分点。物价偏高,人民消费意欲下降,消费需求减弱。全区一季度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3亿元,同比增长21.6%,增幅略为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完成5903万元,同比下降0.7%;零售业完成16.35亿元,同比增长22.7%;住宿和餐饮业完成2.80亿元,同比增长20.8%。全区限额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消费2.71亿元,同比增长32.7%,所占份额为13.7%,同比虽然提高了1.1个百分点,但仍然偏少。
5、财政收入平缓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财政收入平缓增长,全区一季度共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991万元,同比增长25.1%,增幅回落11.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6亿元,同比增长36.6%。企业增多,可供适合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全区就业较为充分,人民收入稳步增加。一季度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207元,同比增长26.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972元,同比增长14.0%。
6、外经形势乐观
首季对外经济贸易表现强势,全区新批企业3家,增资企业6家,实际吸收外资3055万美元,同比增长4.49倍,三资企业总产值6800万美元,同比增长80.5%,其中出口6804万美元,同比增长1.39倍。
二、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从首季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今年我区经济运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较为突出:
1、农业增长乏力
农业是目前我区最缺乏增长动力的行业。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区耕地日渐减少,自然条件日益恶化,耕作环境和条件不断下降;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近年大幅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逐渐减退;生猪蓝耳病、禽流感等疫情依然存在,威胁畜牧业的生产;社会工资标准不断提高,农民进厂、进城务工人数增多,导致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严重缺失,农业生产力量日益薄弱。
2、工业发展放缓,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
工业是拉动我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经过几年的跨越式高速发展后,强势开始减弱,增速将有较大幅度回落,许多制约工业发展的问题急需解决:一是用电紧缺,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我区高能耗企业居多,用电量非常大,目前的用电负荷指标已不足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如果电网建设跟不上发展需求,即使再多的新企业上马,也产生不出应有的效果。我区个别镇、街受此影响较大,如源潭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今年陶瓷城的生产线要达到100条,产值60亿元,但以目前该镇的用电负荷根本就不能保证100条生产线的正常运作。二是下游产业偏少,缺乏创新和生存能力。从工业产品的结构分析,我区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对初级产品的加工上,属上游产业,投入大,产出小,技术含量低,企业提质增效能力薄弱。三是企业整体效益不高,从首季工业经济运行状况来看,全区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了31.1%。企业亏损面达到53.2%,全区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在亏损。
3、投资制约增多、房地产市场转淡
2008年,国家对投资的调控与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办发 [2007]64号文已明确要求各级发展改革、城乡规划、国土、环保、建设和统计等部门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联动机制。从2008年1月起,凡是计划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投资项目,都必须建立管理档案,填写新开工项目报告,并向社会公告。对手续不全的此类项目,一经发现,即应停止建设,并按国办发 [2007]64号文精神依法进行查处。首季度房地产投资虽然保持了50.0%的增长,但房屋销售却出现大幅下滑,全区首季房屋销售面积6.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2.8%,房地产市场明显转淡。
4、消费缺乏新的增长亮点
物价上涨,人民消费意欲下降,导致消费需求减弱,这是我区乃至全国正在面临的最不利的消费环境。在如此不利的形势下,我区消费的增长面临的最大困扰就是限额以上企业规模小,数量也少,缺乏对消费的拉动。目前我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共有36家,首季完成消费额2.71亿元,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7%,同比虽然提高了1.1个百分点,但比重仍然偏少,对整体消费增长拉动不大。
5、财政收入增长目标不容乐观
房地产市场转淡,房地产业营业税收入锐减,是今年我区财政收入面对的最大困难。从2007年的财政收入结构看,我区工商税收所占比重达到68%以上。而从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今年市区房地产业税收预计在1.7亿元左右,比上年的3.8亿元减少2.1亿元,下降55.3%,也就是说,单房地产一个行业,市区税收就少了2亿多元的收入,财税部门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
6、外经和招商引资工作压力甚大
用地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我区的对外经济贸易和招商引资工作不容乐观。目前我区有3—4个外资企业准备入驻,但是却苦于无法提供合适的土地而迟迟无法动工。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是同一样的问题,不是不能引进项目,而是无法为引进的项目提供合法、合适的用地,而且,工业园区的用水、用电、交通通讯、网络平台等配套设施建设仍滞后于工业发展需要,有待加强。
三、几点建议
1、抓好各项支农扶农惠农政策的落实。适当加大农业扶持资金的投入,稳定发展生产,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我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禽畜饲养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生猪蓝耳病、禽流感疫情的防治工作;加大养殖业的发展力度,大力推进现代化养殖模式,不断调整和优化畜牧业结构,力促全区畜牧业的稳定发展。
2、继续加快工业发展,构建现代工业体系。要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的思路,强化对工业园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做强支柱产业,扶优扶强特色经济,着重延长产业链,加大对下游产业企业的引进;要加强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要素的统一建设和管理,避免重复浪费和效益低下;要完善信息服务、经营交易、物流配送、技术研发等公共平台建设,提升产业整体水平;要继续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转变观念,把工业的提质增效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工业增加值反映了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地区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各级要进一步重视加强对各地和各企业工业经济效益的管理工作,进一步转变重产值、轻效益的计划经济传统观念,在淡化工业总产值观念的基础上,树立起注重工业增加值的新观念、新意识。各街镇党委、政府和税务、财政、劳动、工商等部门要多了解工业增加值的内涵和作用,多关心和支持统计部门加强对企业经济效益的统计工作,促使企业如实反映税金、利润、固定资产总值及折旧和劳动者报酬等主要经济指标情况,从而准确反映全区的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4、加强对投资工作的引导和管理。在投资空间进一步被收窄的情况下,我们要从优化投资结构方面入手,重点发展一些投资少,产出大的高质素项目,努力提高投资产出效果率。房地产开发要结合本地区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状况,提高住房的有效供给,促使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5、加强对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管理。目前,我区限额以上企业数量少、拉动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在登记注册类型时,为了规避税收,逃避监督,把本来符合企业登记注册条件的都申报成为了个体工商户,因此,工商等部门要严格按照工商登记管理条例的要求,积极引导企业依法依规注册成为法人企业,增加限额以上企业的数量,增强对消费的拉动。
6、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与财税部门的协作,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努力发掘新的税收增长点。针对存在比较大的税收缺口,财税部门经过调研分析,提出了几点税收增收意见:一是加大土地使用税的征收力度。二是建议对陶瓷生产线的税收标准进行调整。三是加强对资源税的征收管理工作,堵塞漏洞。四是加强废旧金属行业的税收征管,特别是对零散点经营户的征管。五是加强饮食行业和娱乐业的税收征管,尤其是桑拿、卡拉OK等娱乐场所。
7、继续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一是要按照“三个超100”和“六个一”的目标要求,采取各种措施,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引进高质量的项目填满目前我区现有工业园区。二是要想方设法解决用地紧张问题。既要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加紧收回逾期不投资的土地,或者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让有实力、动工投产快的企业进驻落户,充分合理利用好每一分土地。三是在目前土地紧缺的情况下,今后工业的招商引资重点要放在质量上,争取引进一些规模、资金、技术雄厚的下游企业,要走出国门,争取在世界500强企业上寻找突破。此外,由于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对服务行业的需求会更加强烈,我们可以将招商引资视线转移到占地少、见效快的第三产业项目上,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四是要切实解决项目落实的民事问题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要通过深入基层,摸清情况,采取各种措施和办法,调动各方力量,解决目前项目落实和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民事问题;要加快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落实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