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阴霾渐散经济回稳走向复苏
2009年,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促投资、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努力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引领全市经济率先走向复苏。虽然行政区域调整对我区工业经济实力有所削弱,但仍然无碍我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排头兵地位,生产总值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发展继续领跑全市。
初步核算,2009年全区(不含市直)实现生产总值163.0亿元,同比增长20.9%,总量和增速仍然排在全市首位。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4.1亿元,同比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106.1亿元,同比增长23.6%;第三产业增加值42.8亿元,同比增长19.5%。三次产业结构为8.7:65.1:26.3,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快,所占比重提升幅度最大,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具体运行情况如下:
一、农业基础得到充实,保持平稳增长
由于区域调整,相当于我区近三成农业产值总量的飞来峡镇并入我区后,使我区原本较为薄弱的农业基础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全年农业生产增长平稳。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3.99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基本与上年持平,其中完成养殖业产值13.6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6.9%,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主要农产品中,全年播种粮食作物面积24.79万亩,粮食总产量62730吨,其中播种稻谷24.06万亩,稻谷产量58844吨;全年出栏生猪13.39万头;出栏家禽1927.77万只。
二、工业生产迅速企稳回升,主导全区经济回暖复苏
金融危机影响虽然仍未消除,但在国家积极的财经政策的调控下,我区经济运行的活力因素逐步增多,工业经济从二季度开始迅速企稳回升。全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44.7亿元,现价同比增长3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逐步转好,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4家(其中新增35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22.9亿元,现价同比增长33.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8.8亿元,同比增长40.6%。企业效益逐步转好,1-11月累计实现规模工业利润总额1.81亿元,同比增长29.5%,总体效益实现扭亏为盈;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全区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87家,完成产值345.8亿元,同比增长46.6%;支柱行业不断壮大,全年完成铜材产值197.4亿元,现价同比增长43.6%;完成陶瓷业产值49.4亿元,现价同比增长14.4%;完成电线电缆产值65.1亿元,现价同比下降11.5%。三大行业的产值比重占了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3.9%。
三、招商环境转好,推动投资加快增长
在国家积极、宽松的投资政策带动下,全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渐有起色,项目的推进也较为顺利。今年全区共引进项目89个,合同投资金额136.2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50个。从项目构成看,全年共引进工业项目51个,合同投资金额75.13亿元,引进第三产业项目37个,合同投资金额60.77亿元,引进农业项目1个,合同投资金额0.3亿元。工业项目虽然仍是招商引资工作重点,但所占比重已大幅下降,第三产业的引资优势正逐步体现。
全年共有在建投资项目278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263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03.3亿元,同比增长38.6%,其中基本建设完成50.2亿元,同比增长1.60倍;更新改造完成3.3亿元,同比下降18.1%;其他投资完成108.0亿元,同比增长31.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1.7亿元,同比下降0.6%。房地产开发投资跌幅收窄,但房屋销售表现活跃,不存在供需紧张关系。全年完成房屋销售面积114.
四、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
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我区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2.8亿元,同比增长19.5%,拉动经济增长5.2个百分点。旅游、消费、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表现异常活跃。
全区积极开展旅游文化推广活动,不断为旅游业加热升温。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79.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和13%。
物价下行趋势减弱,“家电下乡”、“农用车下乡”等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深入贯彻实施,带动消费市场持续畅旺。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2亿元,同比增长25.8%,其中批发业完成2.36亿元,同比增长6.8%;零售业完成87.35亿元,同比增长30.7%;住宿和餐饮业完成11.44亿元,同比增长0.7%。
金融市场活跃,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大幅飙升。到12月末,市区金融机构完成各项存款余额411.1亿元,比年初增长40.0%,其中城乡居民各项储蓄存款余额199.5亿元,比年初增长13.0%;完成各项贷款余额241.4亿元,比年初增长60.9%。
五、对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表现疲软,外部需求大幅减弱,对外经济贸易跌入低谷,增长乏力。全年完成外贸出口总额6590万美元,同比下降6.5%;实际利用外资9009万美元,同比下降27.9%。
六、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经济复苏步伐逐步加快,为财税收入增加提供厚实基础。2009年全区财政总收入16.46亿元,同比增长73.4%,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93亿元,同比增长36.9%。财政总支出15.91亿元,同比增长72.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3亿元,同比增长37.4%。
企业生产回复稳定,就业岗位随之增多,民生建设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3098元,同比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6803元,同比增长13.8%。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15元,同比增长10.1%。
从全年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我区经济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和压力可谓前所未有,但却丝毫没有影响我区发展经济的决心,全区人民团结一致,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力促经济回稳复苏,保持了经济的较快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大大高出全省、全市水平,经济复苏速度明显快于省市。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物价持续低位运行,加大了经济增长的压力。二是资金、土地和能源的紧张问题仍然存在,增长的后续动力明显不足。三是企业招工难问题再度凸现,部分企业存在严重用工不足问题。四是工业增长较为粗放,资源型、能耗型等上游企业居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重。五是工业园区的公共交通、通讯网络平台以及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滞后于经济发展,有待完善。展望2010年,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将会逐渐减弱,全球经济环境也会逐步转好,但经济运行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和困难,比如企业融资状况,招用工状况,消费需求变化以及各地对经济调控政策变化等等,预计经济发展将维持一个较为平稳的增长格局,全区GDP增长在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