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全力当好排头兵,加速实现新跨越”的发展目标,在更高层面上加速推进全区经济的发展,并取得重大突破,开创了全区经济发展的崭新局面。在全市公布的10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我区一举夺下“六个总量第一”和“七个增速第一”的近年最好成绩,全市经济发展排头兵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综合实力遥遥领先,实现“六个总量第一”。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水平的生产总值(GDP)指标,我区以压倒性优势处于全市首位。初步核算,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区辖部分)134.41亿元,占全市份额达到22.5%,总量高出第二位的英德市24.3亿元,高出北部连阳四县(市)13.7亿元。其他五项指标中,完成规模工业产值452.43亿元,占全市份额的40.8%,总量高出第二位的清新县250.6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08.35亿元,占全市份额的39.2%,总量高出第二位的清新县62.32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1.39亿元,占全市份额的33.1%,总量高出第二位的英德市60.71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82亿元,占全市份额的31.9%,总量高出第二位的英德市15.51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394元,高出第二位的清新县801元。
二、发展速度遥遥领先,实现“七个增速第一”。2007年,我区着重加强了对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克服了对比基数迅速增大造成对速度的影响,一举夺得了“七个增速第一”的良好成绩。其中4项指标增速高居首位,分别是:生产总值增长45.6%,高出第二位的清新县11.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产值增长1.23倍,高出第二位的清新县41.6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倍,高出第二位的清新县40.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6.1%,高出第二位的清新县10.9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增速并列第一位,分别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50.5%和24.8%。还有一项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同比增长11.3%,仅以高出第二位的清新县0.2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登上首位。
三、镇域经济发展遥遥领先,全市工业十强镇街和工商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十强镇街我区各占四席。2007年,我区镇域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一是十大工业强镇街的排名取得新突破。在全市公布的工业产值十强镇街中,我区占了四席之位。其中龙塘镇以202.54亿元高居首位;石角镇以114.22亿元跃居第二位;源潭镇以74.14亿元跃居第五位;横荷街以58.81亿元排在第七位。二是工商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十强镇街排名取得新突破。在全市公布的工商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十强镇街中,我区同样占有四席之位。其中石角镇以4828万元排在第三位;龙塘镇和凤城街以3245万元并列第五位;洲心街以1894万元排在第十位。若按全口径计算,我区石角镇的工商税收总额突破3亿元,是名符其实的全市工商税收第一强镇。
四、工业产业集聚步伐加快,支柱行业迅速壮大。“两都两城”的发展战略思想为我区工业的发展打出了品牌,营造了效应,进一步加快了优势产业的集聚和发展。2007年,全区工业五大支柱行业共完成规模工业产值37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倍,总量占了全区规模工业产值的82.1%。一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共有规模企业16家,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47.27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倍,其中铝材加工业完成110.28亿元,增长3.13倍。二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业,共有规模企业17家,完成规模工业产值7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倍。三是电线电缆业,共有规模企业4家,完成规模工业产值60.71亿元,比上年增长47.1%。四是陶瓷业,共有规模企业18家,完成规模工业产值48.04亿元,比上年增长98.9%。五是电子五金业,共有规模企业23家,完成规模工业产值44.79亿元,比上年增长73.9%。
五、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9.29亿元,同比增长22.5%,创下13年以来新高。旅游、消费、物流、中介、房地产等行业快速发展,促使第三产业日趋兴旺。全年共接待游客42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旅游总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16.0%。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4.76亿元,同比增长56.5%,销售房屋面积103.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5倍,销售金额40.78亿元,同比增长1.13倍。全区金融形势稳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3.87亿元,同比增长23.9%;各项贷款余额47.44亿元,同比增长28.5%。
六、发展后劲充足。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再次实现“双百”目标,为我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全年共引进项目138个,合同投资金额142.2亿元,其中超亿元大型项目达到38个。工业仍是招商引资的重点,共引进项目95个,合同投资金额99.3亿元。项目的落实和推进速度不断加快,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1.39亿元,同比增长76.1%。从投资行业来看,制造业仍是我区的投资主体,累计完成投资78.6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9.1%,成为推动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在动力。
七、就业充分,人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区带来更多合适的就业岗位,全区共有36.36万人投入到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同比增长19.0%,其中工业从业人员10.69万人,同比增长13.3%。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3%,就业较为充分,人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1909元,比上年增加3280元,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5394元,比上年增加548元,增长11.3%。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8.63亿元,比上年增加12.78亿元,增长22.9%。
纵观2007年,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可以说是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又一个跨越年,但是,在我们喜庆丰收的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物价上升较快,面临的“通涨”压力越来越大。二是资金、土地和能源的紧张问题仍然存在。三是工业增长较为粗放,资源型、能耗型企业居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重。四是工业园区的公共交通、通讯网络平台以及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滞后于经济发展,有待完善。五是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发展水平还不高,预计2007年我区人均GDP有望突破30000元,高出全市近1倍,但与珠三角地区相比,还不到他们平均水平的六成。所以,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区委五届四次全会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新的精神面貌、新的发展思维、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七个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