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能否完成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面对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国内外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和节能减排制约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全区上下采取各种措施力促工业经济稳定发展。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但增速同比有所放缓。
一、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生产稳中趋缓
上半年,我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3家(含供电),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7.67亿元,同比下降0.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0.7个百分点,同比回落9.6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完成13.70亿元,同比下降1.4%;重工业完成293.98亿元,同比下降0.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99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8.0个百分点,同比回落4.8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实现3.99亿元;重工业实现64.01亿元。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今年以来,我区医药制品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比重不断上升。上半年,医药制品业完成产值3.17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增速同比增长58.2%,增幅比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高58.7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0.4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6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增速同比增长30.9%,增幅比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高31.4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0.1个百分点。
(三)五大行业发展情况
分行业看,上半年我区产值占比大的五大行业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1.65亿元(见表一),总量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72.0%,增速同比下降2.6%。其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完成产值120.94亿元,同比增长6.6%,主要是受到金发科技快速增长的拉动,金发科技拉动该行业增长10.7个百分点,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完成产值41.52亿元,同比下降13.1%,主要是受到环宇铜业生产大幅下降影响,环宇铜业直接拉低该行业19.3个百分点,拉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3.0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产值36.06亿元,同比下降11.0%,下降原因主要是受到陶瓷业和混凝土业整体行业不景气的影响;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59亿元,同比下降23.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55亿元,同比增长23.4%,主要是受到花城五金增长的拉动,该企业是规下转规上企业,去年上半年大部分时间处于停产,花城五金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4倍。
二、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问题
(一)完成情况离年初预测差距较大
从街镇指标完成情况看(见表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仅完成年初预测的41.3%,有3个街镇完成程度低于全区水平,其中凤城完成30.5%,源潭完成31.0%,东城完成31.2%;有4个镇街没有完成上半年预测水平,其中源潭相差18.2亿元,石角相差11.6亿元,凤城相差2.4亿元,东城相差0.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上半年仅为13.28%,虽然比一季度提高了0.95个百分点,但仍与年初预测相差9.52个百分点。全区只有凤城增加值率高于年初预测2.43个百分点,其他6个街镇均低于年初预测,其中产值占比大的石角镇低于年初预测11.9个百分点;源潭低于年初预测2.47个百分点;横荷低于年初预测10.38个百分点。
(二)企业生产下降面扩大,支柱产业支撑力减弱
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同比下降的企业高达60家,比上一季度增加5家,下降面达53.0%。其中下降超30%的企业有24家,直接拉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9.5个百分点。生产下降企业名单中不乏新亚光、宏威陶瓷、南方卫浴等我区的重点知名企业。
两大支柱产业中,陶瓷行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0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0.1%,增速同比下降12.6%,拉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1.4个百分点。全区14家陶瓷企业中有10家产值出现下降,其中东陶陶瓷、南方建材卫浴、宏威陶瓷3家企业产值下降超30%。有色金属拆解和加工业完成产值163.01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53.0%,增速同比下降8.3%,拉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4.8个百分点。其中降幅最大的是环宇铜业,该企业从8月开始全面停产,产值同比下降99.8%,其他降幅60%以上的企业有天恒金属、宏升金属、润珲资源、新鑫再生资源4家企业。
(三)企业经营效益回落,增加值率低位运行
一是企业经营效益呈现回落趋势。受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影响,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3家(含供电),亏损企业51家,亏损面同比扩大14.1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5.0亿元,同比下降0.8%,比一季度回落10.1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1.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8.08亿元,同比增长36.2%,增速比第一季度回落28.2个百分点,同比回落45.8个百分点。
二是部分企业增加值率不理想。上半年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率仅为13.28%,虽比第一季度12.33%增加0.95个百分点,但与年初预测22.80%相比,还有9.52个百分点的差距。上半年,我区增加值为负数的企业共有亿捷科技、胜利铜材、忠信光伏和合展混凝土等10家,严重影响我区增加值率的提升。
(四)企业用电量与产值不协调
上半年,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家(不含供电)用电量9328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4%,高出产值增速9.2个百分点,用电量的增速与产出增速趋势相背离,严重不协调。全区共有利时物资回收、联达五金、白云宏兴五金和昌旺塑料再生资源等19家企业的用电量增速与产值增速趋势相背离的企业,其中利时物资回收用电量增长2.87倍,而产值却下降47.4%,用电量增速与产值增速背离334.1个百分点;联达五金用电量增速与产值增速趋势背离322.6个百分点。
(五)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一是规下转规上企业拉动力不足。上半年32家规下转规上企业中有14家产值同比下降,下降面44%,拉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0.51个百分点。二是部分增资扩产企业拉动不如预期。上年完成增资扩产企业有远光、新亚光和合意氟塑3家;本年9家预计增资扩产企业中,已完成增资扩产的有忠信世纪玻纤二期、新亚光和远光3家,其中新亚光和远光2家企业上半年产值不升反降,共完成产值10.1亿元,同比下降35.0%,拖累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下降1.8个百分点。三是新增企业推进缓慢。年初预计本年可新增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到目前为止只有冠星陶瓷已经在5月开始投产,但到目前为止仍未达到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标准,其余的企业仍未能正式投产。
三、促进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企业调研和服务工作。相关经济部门要深入了解企业生产发展、转型升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迫切需要政府提供的服务,为企业积极争取各类扶持奖励。同时要重点针对上半年生产倒退、企业经营效益和增加值率下降的企业的调查研究,协助企业解决节能减排、招用工、生产和销售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二)着力扩张企业规模数量,支撑发展后劲。仅靠现有存量经济拉动已不现实,必须注入新鲜“血液”才能带动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只有千方百计地增加规模企业数量,才能确保我区工业经济总量的增长。一是各相关部门要合力做好新建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协助解决企业的各项审批条件,争取尽快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二是着力做好“规下转规上”工作。部门间要信息互通共享,做好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临界值附近企业的跟踪核查,引导和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三)有的放矢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我区大部分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属于粗加工、低增加值、高能耗的企业,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奖励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加快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带动力强的产业链核心企业,提升低能耗、高附加值、用地少等新兴产业发展实力,加快培育我区工业新业态和新的增长点。
(四)继续扶持实体经济。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和部门帮扶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继续落实省、市和区府的相关文件。支持和服务骨干企业,帮助企业增强信心,渡过难关,确保全区工业经济的平稳增长。
供稿:清城区统计局工业专业
二○一五年七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