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我区完成商品销售额78.5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个百分点,低于全市水平3.7个百分点。销售形势非常不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限额以上批发企业销售情况不理想所致,为此,我们对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的销售情况开展了专门的调查分析,以便尽快找出问题、找出对策,尽快扭转被动局面。
一、一季度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销售状况
一季度,全区29家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累计完成商品销售额27.9亿元,同比下降7.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0.3个百分点,低于全市水平(1.7%)9.5个百分点。其中19家企业的销售额出现下降,累计完成销售额15.08亿元,同比下降18.8%,影响全区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销售额下降11.7个百分点。仅有10家企业实现增长,累计完成销售额12.65亿元,同比增长9.8%,拉动全区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销售额增长3.9个百分点。全区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的销售形势非常严峻。
二、销售额下降原因分析
针对全区商品销售回落,批发业企业销售额大面积下降的情况,我区迅速开展了数据分析和企业调研工作。5月初,分别对石油制品、医药、住宿餐饮等主要行业近20多家批发业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影响我区批发业商品销售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能源价格下跌的影响
一是石油制品价格下跌的影响。我区的中石化、中石油和力源化工燃料3家公司,以经营石油制品为主,由于受去年下半年燃油价格“十三连跌”的影响,三家公司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2.4%、23.9%和34.7%,影响全区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销售额下降7.07个百分点
二是天然气价格下跌的影响。我区的信德能源贸易有限公司,以经营槽罐天然气业务为主,除了受价格下跌,利润空间收窄影响外,还受到两大因素的制约,一方面是外地上市公司抢占清远市场,竞争激烈,分占了近3成的销售份额。另一方面是管道天然气的快速发展,导致公司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小。目前公司8成多的业务集中在未开发管道煤气的韶关市,留在清远的已不足2成,一季度的销售额同比下降31.9%,影响全区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销售额下降0.4个百分点。
(二)企业撤并的影响
受国家粮食政策影响,中央储备粮清远直属库今年已撤销并入广州花都区,今后该单位都不会再有销售额,但全年仍带有对比基数。一季度因此影响全区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销售额下降0.6个百分点。
(三)医药采购改革的影响
去年5月,国家开始实施医药采购改革,通过阳光采购平台,医疗药品实行网上采购,面向全国、放开竞争。阳光采购令医药企业失去了地方政策的保护,对于我区一向以清远本地医院为主要销售对象的医药公司来说,影响很大。以市人医为例,往年每月都从本地的医药公司每家进货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的药品,现在基本都在广州或其它地方进货了。而且,本地企业多为二、三级药品经销商,限于企业自身实力因素,对大部分价格高、利润高的药品缺乏竞争力,基本难以中投标,只能做一些价格低、利润低的普通药品,严重影响了销售额的提升。因此,一季度,全区6家医药企业中有5家出现大幅下降现象,丹阳药业、新特药业、品心药业、中正国健药业以及市医药等5家公司商品销售额合计下降33.2%,影响全区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销售额下降1.1个百分点。仅有金海正药业有限公司由于销售客户均为外省的医药贸易公司,受采购政策改革影响较小,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5%。
(四)市场需求收缩的影响
我区的贵华燃料和成业贸易2家公司,以经营煤炭为主,由于天然气和煤气的推广和普及,消费市场越来越小,销售额大幅下降。成业贸易已经停业,另谋发展;贵华燃料公司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97.3%,影响全区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销售额下降0.5个百分点。恒富贸易、宝峰贸易和安讯电梯3家公司,以经营钢材和电梯设备为主,由于受房屋销售不景气因素影响,房地产投资热正逐步回归理性,钢材和电梯设备的需求量明显减少,一季度3家公司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53.0%、72.5%和57.3%,影响全区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销售额下降1.02个百分点。
(五)其它不稳定因素影响
部分企业还受到销售淡、旺季,接订单情况,中投标情况等不稳定因素影响。如我区的正向贸易有限公司,以经营有色矿石为主,由于今年春节假期长,订单少,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27.7%,影响全区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销售额下降0.5个百分点。如市电创电力物资供应有限公司,以经营有供电设备、零配件为主,由于同行竞争激烈,首季中投标项目少,资金回笼困难,一季度销售额大幅下降56.8%,影响全区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销售额下降0.39个百分点。
(六)市辖区地理因素的影响
由于我区是市辖区的地理原因,大部分中央、省属和市属的一级企业法人都分布在我区,如中石化、中石油、中央粮库、市烟草、市盐业、市医药、市电创电力物资等,这些都是经营国计民生日用品的企业,销售情况与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息息相关。常规年份稳定有余而增长动力不足,而且堆头大,本身快速增长很难,依靠别人拉动快速增长更难,这也是我区批发业长期维持低位增长的重要原因。
三、对策及措施
国外经济大环境缺乏积极因素,国内又面临通缩压力,利润空间收窄,企业为规避风险,普遍采取以守为主策略,在经济大环境未有积极改变的情况下,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大力培育发展限上企业
一方面要加强限额以上批发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引进一些规模大、效益好、实力强的知名企业,尤其是在一些新领域,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另一方面要抓好“限下转限上”工作。经信、税务和工商部门要密切跟踪了解区内限额以下企业的经营情况,加强数据的比对、评估和分析,对达到限额以上统计条件的企业要及时做好申报入库统计工作。对有发展前景的成长型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力促企业早入正轨,早上规模,不断增强我区社会消费的发展后劲。
(二)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在目前如此低迷的经营环境下,相关职能部门更加要积极开展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研究分析,密切关注辖区企业的发展动态,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让企业能够安心生产,放心经营。例如在这次调研过程中信德能源贸易有限公司反映的税费返还问题,对于该企业在“营改增”过程中多上缴的税费,企业已递交了2次返还申请,但至今仍未落实解决,令企业生产经营难上加难。如正向贸易有限公司反映的资金短缺、融资困难问题,本来公司业务很有发展前景,但却因为缺乏资金扩大经营,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壮大发展。
(三)着力加大本年新增企业的挖潜力度
一季度,我区年报新增的8家“限下转限上”批发业企业,其生产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未能起到有效的积极拉动作用。8家新上企业中有5家的销售额出现下降,而且下降幅度较大。今后,相关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跟踪好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加强对企业销售后劲的评估,大力提升企业的增长空间,加快扭转一季度总体销售下降的被动局面。
(四)力促资源整合,抓好商贸市场和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区先后发展了美吉特华南装饰城、义乌商贸城、东鹏陶瓷、百安居陶瓷等一些商贸中心和产品销售专业市场,但由于缺乏引导,这些商贸中心和产品销售专业市场基本上都是以集中经营分散管理的个体形式经营,难以入统和壮大发展。因此,今后我区对新招商的商贸单位,相关职能部门要提前做好规划,通过简化办证,减免税收等灵活措施,鼓励和引导它们按限额以上商业企业的标准投资建设,发展壮大限额以上经济。
供稿:清城区统计局商贸专业
二○一五年五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