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面对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需求明显减弱的国内外形势,清城人民在区府、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加快扩容提质,推动转型升级”核心任务,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区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GDP)340.5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4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5.5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37.3亿元,同比增长7.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1.5亿元,同比增长7.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9:42.7:50.4,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为51.6%,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013年清城区人均GDP达到44809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7236美元,增长6.3%。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6%,上涨1.6%。从八大类别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动来看,呈现“六升二降”的态势:食品类价格上涨3.5%,烟酒类价格上涨0.2%,衣着类价格上涨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1.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3%,居住类价格上涨1.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2.8%。
二 、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4.5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9.1万亩,产量7万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7.43万亩,产量1.62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5.9万亩,产量29.8万吨。水果总产量13.5万吨,水产品产量3.6万吨,全年出栏生猪2.55万头,出栏三鸟258.6万只。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9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分别完成产值18.4亿元、1.3亿元、13.3亿元和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25.1%、5.5%和8.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10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612.8亿元;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9亿元,同比增长6.8%。以铜材为主的有色金属拆解和加工行业完成产值329.7亿元,同比增长0.6%;陶瓷业完成产值96.1亿元,同比增长7.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5.2亿元,同比下降1.7%;实现利税总额16.1亿元,下降20.0%;实现利润总额36.5亿元,下降24.3%;应交增值税14.4亿元,下降20.2%。亏损企业22家,亏损企业亏损总额3.0亿元,增长18.3%。
全区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34家,比上年增加1家;年末从业人员18393人,比上年增加7331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1.0亿元,比上年增加24.0%。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共有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94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78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6.2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上年提升2.5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06.5亿元,同比下降8.1%。投资主要依靠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40.5亿元,增长1.7倍,项目主要有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工程、第一中学工程、北江市区南岸绿道等。工业投资项目持续减少,在建工业投资项目(除供电项目)9个,完成投资额7.93亿元,同比下降58.1%。
在房地产开发中,商品房竣工面积149.7万平方米,下降18.2%,其中住宅121.2万平方米,下降21.9%;商品房销售面积274.2万平方米,增长35%,其中住宅260.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金额161.5亿元,增长45.3%,其中住宅销售额148.3亿元,下降54.6%。
五、 国内贸易
2013年,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3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124家(含个体),比上年增加3家,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8亿元,同比增长8.0%。限额以下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5亿元,同比增长1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业完成45.6亿元,同比增长19.1%;零售业完成149.3亿元,同比增长9.3%;住宿业完成2.0亿元,同比下降21.3%;餐饮业完成8.5亿元,同比下降1.7%。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额同比增长1.1%;化妆品类增长27.0;金银珠宝类增长1.7%;日用品类增长67.1%;书报杂志类增长135.5%;汽车类增长7.1%。
六、 外经和旅游
2013年,全区实际吸收外资6337万美元,同比下降15.5%;外贸出口总额8469万美元,与去年持平;外贸进口总额63011万美元,同比增长20.9%。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09万人次,同比增长3.5%,旅游总收入45.2亿元,同比增长13.5%。
七、财政和金融业
2013年,全区累计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45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8.37亿元,同比增长6.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75亿元,同比增长3.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79.3亿元,比年初增长18.6%;各项贷款余额468.7亿元,比年初增长17.5%。
八、文化和教育
2013年,全区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共有202所。其中普通中学24所,小学60所,幼儿园118所。全区共有在校学生123744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6715人,小学在校学生63614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3415人。全区共有专任教师6644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567人,小学专任教师2300人,幼儿园专任教师1777人。
全区共有文化馆 1个,图书馆1个,藏书12万册,剧场、影剧院共4个。
九、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
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数15个,其中综合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乡镇卫生院4家,门诊部4个,妇幼保健院1家,专科疾病防治站1家,共拥有床位794张。年末全区共有卫生工作人员1177人,其中执业医师303人,执业助理医师125人,注册护士461人。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区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14477人,比上年增加1689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00886人,比上年增加11777人;参加失业保险59034人,比上年增加8991人;参加工伤保险82929人,比上年增加2785人;参加生育保险(含农民工)73589人。年末全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人数522870人,比上年增加84789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26236人,比上年增加11037人。全区现有各种福利收养机构9间,床位996张。全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399人,比上年减少1856人;其中农村6630人,比上年减少1653人;城镇769人,比上年减少203人。
十、 人口和人民生活
全区年末户籍总人口663498人,比上年末增加8895人,其中男性337834人,女性325664人,男女性别比为103.7:100。全年出生人口8979人,人口出生率12.83‰,比上年降低3.68个千分点;死亡人数3893人,死亡率5.56‰,比上年降低2.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7.27‰,比上年降低1.58个千分点。全区常住人口76.24万人,比上年增加0.51万人。
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10元,比上年增加2192元,增长1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603元,比上年增加1316元,增长12.8%。
注:1、本公报中2013年数据为年快报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的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