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经济快速回暖?
教育保障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有什么成效?
公共医疗卫生项目的进展如何?
如何落实生活垃圾分类?
……
1月17日,清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虞卫旗主持召开清城区人大代表约见区长座谈会。参会人大代表与区委副书记、区长廖家杰等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座谈,就落实市委“十大行动方案”,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民生福祉的行动方案任务清单开展互动交流,并对人大代表提出的问题进行逐一回应。
廖家杰表示
开展约见活动座谈,听取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有助于政府正视发展难题、提振发展信心,推动政府决策部署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针对区人大代表提出的问题,区政府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要素保障、统筹协调等方面的工作,督促相关部门、街镇完善具体推进计划,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具体。
同时,区政府将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所想所急所盼,聚焦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福祉。
后疫情时期区政府有什么对策和措施提振全区经济,促进经济快速回暖?
针对区人大代表刘玉影提出的问题,区长廖家杰表示,2023年,清城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促进经济加速回暖。
大力发展制造业。深入实施“产业兴区、工业强区”战略,抢抓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的重大机遇,配合市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用地、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力促项目加快落地见效,加快打造千亿级的广东省产业有序转移示范点、面向世界的广清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配合市积极打造清远鸡等“五大百亿产业”,深入实施清远鸡百亿产业行动计划,推动清城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高标准通过国家认定和验收,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规划编制和区预制菜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清远旅游客运码头效果图
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清远长隆项目早日建成开园,充分发挥龙头项目牵引作用,带动住宿、餐饮、旅游、交通等行业消费整体提升。积极对接中铁文旅集团,配合市打造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加快清远旅游客运码头、清远港飞来峡公用码头一期工程建设,推动石角港区、中铁银盏矿坑主题酒店等项目尽快动工建设。持续巩固北江两岸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创建成果,扎实推进北江经济带建设,积极培育北江大堤、南岸公园、飞来湖公园等“夜经济”新业态。
大力发掘省职教城优势。目前,省职教城进驻高校10所,12万师生入驻,充分用好省职教城职业技能人才优势,做好产学融合、产城融合两篇文章,积极做好校企对接工作,引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建立健全人才“引育用留”制度体系,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发大学生消费潜力。
近年来,在学位供给、合作办学、落实“双减”政策等方面清城区采取了哪些主要举措?取得了什么成效?下一步又有什么工作计划?
针对区人大代表张伟忠提出的问题,副区长宗卫平表示,近三年,清城区全力保障学位供给,投入超16.54亿元新建小学(幼儿园)6所,改(扩)建学校5所,接收小区配套学校9所,共计新增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24790个,学位供给基本满足需求。
凤翔山湖北区学校
同时,清城区通过与广州越秀等地区学校积极互动交流,全力提升合作办学质量。目前,全区62所学校与省名校(园)签订深度结对帮扶协议,为清城区教育事业均衡化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
越秀·清城两地教育对口帮扶结对学校签约活动
此外,稳妥推进“双减”政策落实落细。校内课后服务实现两个“全覆盖”,做到“一校一案”,全区108所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占比达55%,并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检查监督,重点查处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招生、培训等行为。2022年,共组织4次大规模检查活动,检查机构217间次,查处违法机构11家,罚没金额约13万元,依法注销校外培训机构40家,转型54家。
松岗中学学生参加“双减”足球兴趣小组
下一步,清城区将坚持问题为导向,在认真总结问题的同时,广泛听取代表们和群众的意见,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强化服务保障、加大教育改革、加强监管力度,着力推动全区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区人医新院、区人医康复中心建设进展如何?下一步有何举措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预计何时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
针对区人大代表曾耀群提出的问题,副区长宗卫平表示,区人医新院门诊部已于2023年1月16日投入使用,目前,区人医新院土建水电工程已完成合同量的98%,通风和中央空调系统工程整体安装进度已完成约99%,智能化系统工程已完成整体施工进度约98%,专业装修工程已完成整体进度的95%,电梯工程已全部完成,整体项目力争在今年“五一”前投入运营。
清城区人民医院新院
区人医康复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约326.52万元,由区人民医院(旧院)门诊楼部分楼层改造而成。2022年年底前已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接下来,区人民医院将充分利用广清帮扶优势,力争与广州市正骨医院合作打造重点专科,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针对区人大代表潘志鸿提出的问题,区委常委、副区长何瑞能表示,近年来,清城区通过建立全链条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模式,完善厨余垃圾处理促进资源再生,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工作,健全完善垃圾分类常态化执法机制,不断提升全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
凤城街生活垃圾收集点
目前,清城区四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已升级40辆分类运输车辆,厨余垃圾收运服务企业配置了2辆核载量为9吨的厨余垃圾专运车;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回收及资源化利用率达35%;已纳入厨余收运路线的点位32个,2022年累计收运并处理厨余垃圾约1350.42吨;2022年,共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407场次,参与志愿服务4582人次,营造了“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持续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执法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2022年共出动检查人员1420人次、抽查点位882个。
下一步,清城区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推进、做好表率,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群众从“要我分类”转变到“我要分类”。同时,全力开展四街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和居民小区“楼道撤桶”工作,推动全区垃圾分类工作更上一层楼。
虞卫旗在总结发言时表示,这次约见活动安排周密、选题精准、准备扎实、程序严谨,互动性和针对性较强,达到了预期目的。清城区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增强代表履职实效,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人大代表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做好工作,切实推进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区政府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重视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配合支持代表依法行使职权,明确责任和时限,改进有关工作,推动代表的意见、建议更直接、更有效地落实到政府的工作中,达到以“约”促改、以“约”解难的目的,进一步把约见活动成效引向深入。
区人大代表要结合区委工作部署,进一步增强对人民负责、为人民代言、接受人民监督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密切联系选民,了解社情民意,主动多发声,多提有价值的意见,真正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反映上来,敢于讲真话、说实话;要加强调研,充分考虑意见建议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立足大局和发展,助推政府进一步做好工作,为加快建设“一地、两区、三城”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