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凤里,位于清城南门街的一条普通小巷。当你从南门街拐入起凤里,便会感觉从繁华喧嚣回归了平静。
灰墙黛瓦的老院落,斑驳却闪光的青石板街,铺满墙根的墨绿色青苔,还有藏于深巷里行将消逝的老行当 … … 这一切,无不渗透着岁月磨砺的痕迹。据老街坊回忆,起凤里曾是大户人家住的地方,尤其是民国时期,聚集了一批地主、高官等富贵人家。在那个年代,住在起凤里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后来战火蔓延,为躲避战乱,大家纷纷舍弃房屋。有人逃离,便有人前来,可以肯定的是,它始终作为居民区存在着,见证着来来往往的家庭,以及他们各自的悲欢离合。
关于起凤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起凤里,顾名思义是凤凰起飞的地方。这个名字是因何而起呢?最广为人知的版本,当属凤凰救人的故事。传说有一年,清城连降暴雨,持续多日,清城大部分房屋被淹,生灵涂炭。一个名叫张易的打鱼青年颇识水性,他不但救出不少受灾群众,还救起了一窝刚出生的小凤凰,为此献出了生命。凤凰回来得知此事,为感恩图报,就奋不顾身地帮助受灾群众逃生,最终力竭而亡。后来,清城人就将张易居住的巷子改名为起凤里。也正因为如此,清城又被称为凤城,而起凤里这条小巷,也就被视为是清远这座城市的起源。
有些上了年纪的老街坊还依稀记得,旧时的起凤里很靓。街口的牌坊上写着“起凤里”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不到一千米的巷道铺满整齐的麻石,两侧坐落着青砖大屋,规整的房屋沿着水平线勾勒出一道道里弄,互不相通。
起凤里按顺序分为左、右两巷,前后散落着王宅、赖宅、沈宅、潘宅、陈宅、冯宅、朱宅。往往是同一姓氏住在同一条小巷,巷口建有高高的门头,旁边摆放着水缸或沙缸,用以防火。
起凤里的旧房子大部分是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民居,典型岭南风格建筑,三间两廊,一般是两层,左侧为厨房和杂物间。看似不大的巷子,凭着曲径通幽的排列,住满了人家。狭窄的巷子在拥挤中求疏朗。3块长约1米的麻石打竖铺在中间,有的窄到仅容身一人,不经意地朝里一拐,尾处竟藏有两处门廊。
巷子内有一口不知什么年代挖的水井,还有一座香火旺盛的金花庙,逢年过节人们都会前来祭拜,巷尾右侧还有处社坛,谁家娶妻生子,敬神敬鬼,都要在此烧炮仗。
如今,那些清代、民国时期民居悉数拆除,只能通过遗留不多的青砖外墙,痕迹斑斑的木门,被岁月冲刷的瓦片,依稀寻找到被岁月尘埃遮蔽的历史。
由于起凤里的老房子都是私人住宅,人们当时的保护意识不强,不少清代建筑早已改建为楼房,昔日大户人家聚居地的原貌已被毁坏。2007年至2011年间,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期间,并未将起凤里列入普查范围。
没了旧时的风光,起凤里只剩下一个令人遐想的名字,关于凤凰的传说也越来越少被人提及。但它依然是清远被称作凤城的佐证,是这座城市的根。
对于很多清城本地人来说,起凤里是一个亲切而温暖的地方,这里留下了他们童年玩耍的印记,留下了父辈讲述的传说,他们渴望留住这一份记忆、这一份念想。